清政府派出吴大瀓和续昌两人到朝鲜。
他们于1885年元旦抵达汉城,即阴历十一月十六日。
两人的任务是“查办”
。
袁世凯成了调查的对象。
他满以为建立了功勋,万万没料到竟成了受审者,当然心中怏怏不乐。
汉城的外交界向袁世凯放了一箭:“袁世凯唆使侨居汉城的华侨杀死日本人。”
这当然是为了刺激日本,假如日本同清政府敌对,以致发展到动用武力,英、美、德、法、俄各国都会有渔翁得利的机会。
对朝鲜最有影响力的是宗主国清廷和拥有驻兵权的日本,其他国家都远远落在后面。
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死斗,才是他们渔利的好机会,所以,他们以责难袁世凯来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朝野新闻》曾透露过,日、朝交涉之后,下一步就是日、清谈判。
然而,派到汉城的吴大澂却不同日本方面接触。
吴大瀓,江苏人,进士出身,比起政治家来,他在金石学方面的业绩更为卓著。
作为鉴定家、书法家,他都是一流人物。
后来担任广东巡抚和湖南巡抚等要职。
派来朝鲜之前,他任职吉林,也许是因为处在边防线上,清廷便认为他有外交能力,所以这次被选中。
不过,他的任务已如前所述,是“查办”
,即或与日本接触,也没有中央的全权委任。
吴大瀓在日朝谈判中处于幕后,为朝鲜方面出谋划策,有时候其实是直接下达命令。
由于他来到朝鲜,一直代表清政府独揽朝鲜大权的袁世凯等于被解除了职务。
“来了正牌货,我就靠边了。”
袁世凯转动着眼珠说道。
“什么叫正牌货?”
吴大瀓不由得笑了。
他五十一岁,袁世凯和他儿子的岁数差不多。
“就是有响当当的出身。”
袁世凯在进士出身的人面前,总有一种自卑感。
何况吴大瀓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是知名学者,就使他更加自卑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