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三
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
他住在土地祠。
土地祠每坊都有一个。
“坊”
后来改称为保了。
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南赡部洲中华民国某省某县某坊信士某某……”
云云。
疏文是写给阴间的公事。
大概阴间还没有改过来。
土地是阴间的保长。
其职权范围与阳间的保长相等,不能越界理事,故称“当坊土地”
。
李三所管的,也只是这一坊之事。
出了本坊,哪怕只差一步,不论出了什么事,死人失火,他都不问。
一个坊或一个保的疆界,保长清楚,李三也清楚。
土地祠是俗称,正名是“福德神祠”
。
这四个字刻在庙门的砖额上,蓝地金字。
这是个很小的庙。
外面原有两根旗杆,西边的一根有一年让雷劈了(这雷也真怪,把旗杆劈得粉碎,劈成了一片一片一尺来长的细木条,这还有个名目叫做“雷楔”
),只剩东边的一根了。
进门有一个门道,两边各有一间耳房。
东边的,住着李三。
西边的一间,租给了一个卖糜饭饼子的。
——糜饭饼子是米粥捣成糜,发酵后在一个平锅上烙成的,一面焦黄,一面是白的,有一点酸酸的甜味。
再往里,过一个两步就跨过的天井,便是神殿。
迎面塑着土地老爷的神像。
神像不大,比一个常人还小一些。
这土地老爷是单身,——不像乡下的土地庙里给他配一个土地奶奶。
是一个笑眯眯的老头,一嘴的白胡子。
头戴员外巾,身穿蓝色道袍。
神像前是一个很狭的神案。
神案上有一具铁制蜡烛架,横列一排烛钎,能插二十来根蜡烛。
一个瓦香炉。
神案前是一个收香钱的木柜。
木柜前留着几尺可供磕头的砖地。
如此而已。
李三同时又是庙祝。
庙祝也没有多少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