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坡原是一个钱谷师爷。
“师爷”
是衙门里对幕友的尊称,分为两类。
一类是参谋司法行政的,称为“刑名师爷”
;一类是主办钱粮、税收、会计的,称为“钱谷师爷”
。
“刑名师爷”
亦称“黑笔师爷”
;“钱谷师爷”
亦称“红笔师爷”
。
他们有点近乎后来的参谋、秘书班子。
虽无官职,但出谋划策,能左右主管官长的思路举措。
师爷是读书人考取功名以外的另一条生活途径,有他们自己一套价值观念。
求财取利的法门,也是要从师学习的。
师爷自成网络,互通声气,翻云覆雨,是中国的吏治史上的一种特殊人物。
师爷大都是绍兴人,鲁迅文章中曾经提到过。
京剧《四进士》中道台顾读的师爷曾经挟带赃款,不辞而别,把顾读害得不浅。
清室既亡,这种人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秘书、干事。
但是地方官有些事,如何逢迎辖治、推诿延宕……还得把老师爷请去,在“等因奉此”
的公文稿上斟酌一番,趋避得体,动一两句话,甚至改一两个字,果然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老辣之至。
事前事后,当官的自然不会叫他们白干,总得有一点“意思”
。
魏小坡已经三代在这个县城当师爷。
“民国”
以后就洗手不干了,在这里落户定居。
除了说话中还有一两句绍兴字眼,如“娘东戳杀”
,吃菜口重,爱吃咸鱼和霉干菜,此外已经和本地人没有什么两样。
他在钱家伙买了四十亩好田(他是钱谷师爷,对田地的高低四至、水源渠堰自然非常熟悉),靠收租过日子。
虽不算缙绅之家,比起“挑箩把担”
的,在生活上却优裕得多。
他的这座房屋的格局却有些特别,或者也可以说是不成格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