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婕园谢家是邑中书香门第,诗礼名家,几代都中过进士。
谢家好治园林。
乾嘉之世,是谢家鼎盛时期,盖了一座很大的园子。
流觞曲水,太湖石假山,冰花小径两边的书带草,至今犹在。
当花园落成时正值百花盛开,飞来很多蝴蝶,成群成阵,蔚为奇观,即名之为来婕园,一时题咏甚多,大都离不开庄周,这也是很自然的。
园中花木,后来海棠丁香,都已枯死,只有几棵很大的桂花,还很健壮,每到八月,香闻园外。
原来有几个花匠,都已相继离散,只有一个老花匠一直还留了下来。
他是个聋子,姓陈,大家都叫他陈聋子。
他白天睡觉,夜晚守更。
每天日落,他各处巡视一回(来婕园任人游览,但除非与主人商量,不能留宿夜饮),把园门锁上,偌大一个园子便都交给清风明月,听不到一点声音。
谢家人丁不旺,几代单传,又都短寿。
谢普天是唯一可以继承香火的胤孙。
他还有个姑妈谢淑媛,是嫡亲的,比谢普天小三岁。
这地方叫姑妈为“孃孃”
,谢普天叫谢淑媛为“孃孃”
或“小孃”
。
小孃长得很漂亮。
谢普天相貌英俊,也很聪明。
他热爱艺术,曾在上海美专学过画——国画和油画,素描功底扎实,也学过雕塑。
不到毕业,就停学回乡,在中学教美术课。
因为谢家接连办了好几次丧事,内囊已空,只剩下一个空大架子,他得维持这个空有流觞曲沼、湖石假山的有名的“谢家花园”
(本地人只称“来婕园”
为“谢家花园”
,很多人也不认识“婕”
字),供应三个人吃饭,包括陈聋子。
陈聋子恋旧,不计较工钱,但饭总得让人家吃饱。
停学回乡,这在谢普天是一种牺牲。
谢普天和谢淑媛都住在“祖堂屋”
。
“祖堂屋”
是一座很大的五间大厅,正面大案上列供谢家祖先的牌位,别无陈设,显得空荡荡的。
谢普天、谢淑媛各住一间卧室,房门对房门。
谢普天对小孃照顾得很体贴细致。
谢家生计,虽然拮据,但谢普天不让小孃受委屈,在衣着穿戴上不使小孃在同学面前显得寒碜。
夏天,香云纱旗袍;冬天,软缎面丝绵袄、西装呢裤、白羊绒围巾。
那几年兴一种叫做“童花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