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料让裁缝上门做,最实惠,而且剩的边角料自家还能留下。
三小只刚刚已经量好了,个个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口,伸着脑袋看稀奇。
方师傅看看进来的姐妹俩,“跟两年前没怎么变。
你俩谁先量?”
杨家人口多,这次的安排是一人最少得做一套。
师傅每天早上来,一直做到晚上七八点回去,一般也得做个四五天。
师傅负责画,剪,缝,徒弟负责熨烫,偶尔特别简单的地方方师傅也让徒弟上手一下。
杨小莲和大姐每晚吃过晚饭就在旁边呆着,以前就觉得这个师傅画画裁裁缝缝,再烫烫,一件衣服就做好了,非常神奇。
现在杨小莲带着上一辈子记忆来看,这个师傅真是特牛,有些地方,师傅根本不量,拿剪子嚓嚓几剪,尺寸就是正确的……
哦,这个地方是这样包过去的……
啊,原来这一块要用这么多块缝在一起……
冬天的衣服料子比较厚,师傅做出来的衣服挺括有型,冬天里面加几层都能加,到春天,深秋,还可以单穿……
杨小莲姐俩看得聚精会神,连师傅都开玩笑,再看要拜师了。
刘月娥在旁边笑着说:“方师傅,你要真收徒弟。
我两个孙女还真有天份。”
师傅笑笑,“收不了,收不了。”
他自己家里还有一双儿女,再加上侄子侄女好几个,个个都在跟着学,这方圆几十里到时都不够分的。
先做大人的衣服,再做小孩子的衣服。
看徒弟拿着电熨斗烫衣服,杨小莲赶紧把前一天整理好的几件衣服拿出来,小徒弟也让她们烫了,还叮嘱她们注意安全。
杨小莲趁家里做衣服,捡了好几根几公分长的松紧带,一开始只是拿在手里玩,不经意间,又拿起了一块碎布头。
两手拼来拼去,灵光一闪,这不就是猪大肠头花嘛。
这块料子颜色太暗了,杨小莲从妈妈的针线箩里翻出一块手掌般大小颜色亮丽一些的布头。
形状不规则,没事,三下五除二,剪成几块,再缝成一个长圆筒形状的东西,针脚翻到里面,留出两头,把松紧带穿过去,先将松紧带缝实,再把圆筒两头收进去一点点,用暗针缝合。
一个猪大肠头花就做好了。
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不够精致。
没关系,在头花上均匀地加几个褶皱,太完美了。
一个精致的头花诞生了。
家里光线不足,杨小莲又是坐在桌子侧边,其他人都以为她在闹着玩,都没有当真。
晚上躺在柜子里,杨小莲拿着头花,晃来晃去,晃来晃去……
现在的女人大部分都是长头发,像方小雨一样的齐耳短发都很少见。
扎头发的东西却很单调,毛线、橡皮筋、布条都能用来扎,小朋友们还有一种外面缠彩线的橡皮筋。
也许这种发圈其他的地方也有了,但是附近杨小莲没有看到过,最关键的是她家有一堆不要成本的原材料。
而且如果真的能干的话,在家里随时可以做,不用求人,不用出门,接近零成本……
现在又是农闲时节,她在学校上学,而且……
杨小莲连小生意的营销方案都想好了。
那么——就从这儿开始吧。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