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金川之前,不知镍为何物。
到了这号称“镍都”
的地方,才知道每个普通人都拥有这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
不信,伸手摸摸你的裤兜,掏出几枚钢镚儿——这就是镍币。
镍号称“工业维生素”
,著名的不锈钢就是因为含有镍。
在国际上,一个国家拥有镍的数量,成为科技发达的标志。
中国原来是个贫镍的国度。
在没有发现金川这个世界第二大镍矿之前,镍完全依赖进口,据说那时动用一公斤镍,要经过国务院副总理的批准。
1958年——虽然成了令人诅咒的年代,但在大炼钢铁全民找矿的口号下,一个放羊的孩子把龙首山上捡到的一块矿石交到了地质学家手里。
从此,一座巨大的矿山从这块孔雀绿的矿石里萌生。
我们参观了壮观的露天矿坑,它像一个锲向地心的巨大圆锥,又如火山喷发的遗址。
蜿蜒的汽车道像炮膛里的来复线,镌刻在开掘而形成的人工峭壁上。
看坑底的汽车甲虫似的蠕动,有一股魔幻般的感觉。
这是老矿坑,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基本停用了。
但那锥子似的刺入山体的气势,仍叫人生出稍含恐惧的敬意。
“我们开始进行矿山的改造工程,挖掘了亚洲最长的主斜坡道,可以深入到地下600米。
待全部完工后,镍的产量将大幅度地提高。”
总工程师介绍说。
“能到矿井下面去看看吗?”
我提议。
太想钻到地底下去看看,如今有了飞机,上天并不难,有幸犁进地球皮肤下面去试试温度的人却不多。
这是一个计划外的安排。
由于我们的不安分和主人的热情,终于成行,成为此次西游中辉煌的一章。
先运来一批下井的服装——长衣、长裤、长筒胶靴,还有天蓝色的安全帽。
我穿戴齐全,却发现致命的一击:因为来时穿裙,没有皮带系裤。
搜索四周,捡了一根尼龙包装绳,还是粉红色的,兴高采烈扎在腰间。
胶靴也太大,像副舢板,每走一步,脚趾前都有一块方形鞋底不肯随之起落,仿佛在给大地盖印章。
靴筒很高,直箍到膝盖以上,行进时像木偶一样机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