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争议姊弟生嫌隙-《地官赦罪》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争议姊弟生嫌隙(第1页)

听了二郎的话,容娘不由挑眉道:“春宁那样的品貌,还配不得二郎?三郎莫不是糊涂了?”

三郎涨红了脸,带了几分恼,道:“姐姐明知道大舅母曾有心……已被母亲婉拒了的,何苦还要将二郎拖下水……”

三郎虽说才十四岁,可是他的终身大事已经不少人惦记,其中最为关注的不是王杨氏,而是侍郎府的大太太郭氏。

虽为侍郎府的嫡长媳妇,可大太太郭氏的身份却很尴尬,只因她出身寒门,家里不过是举人门第,不只是填房,当年还是在杨家大爷病重时是以冲喜的身上嫁进杨家的。

不过杨家大爷到底没熬过去,续娶半年就撒手人寰,留下一个遗腹子,就是侍郎府大房独生女春宁。

生父早逝,母族寒微,又无亲手足兄弟,即便有个侍郎祖父,春宁的亲事也难办。

联姻虽是结两姓之好,可想要在门当户对的人家选亲事就很难如意,愿意提亲的人家,不是为了攀附杨家,就是旁枝庶孽之流。

真正优秀的子弟,又怎么会愿意迎娶春宁这样的女儿。

在世人眼中,丧父孤女虽不在“五不娶”

之列,可也实不是有福泽之人,当然不是媳妇的好人选。

杨大太太妙龄寡居,独女就是她的命根子,一心想要给女儿找一门合意的亲事,金钗之年便开始托婆母妯娌帮忙相看,两三年下来,却是总没有合适的。

并非想要攀权富贵,而是想要找个家里人口简单,对方品貌出挑的。

可这样的女婿人选,多少人抢着,哪里能轮得着春宁。

直到去年,王青洪阖家进京,杨大太太一眼就相中了三郎。

三郎虽比春宁小一岁,可敦厚稳重,不类京中少年轻浮,是个一眼能看透的好孩子。

又是杨家的外甥儿,亲上加亲,“姑做婆”

也是世间常有的。

王杨氏在京时,杨大太太便提过一遭。

王杨氏怜惜春宁,可侄女是侄女,媳妇是媳妇,只推说三郎年幼,婉拒了此事。

郭氏显然没有死心,每次见容娘与三郎,依旧有结亲之意。

这样行事,就有些惹人厌,以容娘的脾气,早就避而远之。

偏生杨大太太虽有些清高孤僻,春宁却是品貌俱佳,是个极可亲可爱的女子。

容娘即便同意王杨氏的决定,也为这个表妹的亲事悬着一份心。

因道痴进京,容娘就想到道痴身上。

即便道痴曾为天子伴读,可论起门第,好听些也不过是“书香门第”

,实际上不过是乡绅人家。

春宁再有不足,首辅侄孙女,侍郎嫡孙女,说给道痴也是下嫁。

三郎并不这样认为。

他进京大半年,对于人情道理,也不像过去那样天真。

生母拒绝娘家联姻之事,是有些势利,可也是一片爱子之心。

除了宗族,母族,妻族也是最重要的亲戚这一。

宗族、母族,都是不可选,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妻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