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旁敲侧击开始试探性地询问与水泥相关的问题。
而后,当从李二牛口中得知这水泥建造成本极低,速度极快后,老朱再度被惊呆!
系统里面只是简单标注了一下水泥的特性,生产成本,生产时间之类的可是半点也没有提及,还有水泥的来历也没有提到。
原本老朱是认为有遇水即硬的特点哪怕是有些小缺陷,比如生产成本稍稍高一些,只要不是高的特别离谱,那都可以接受。
可现在一看。
。
。
。
这特么的完全就没有缺陷啊!
随后,随着二人逐渐熟悉,李二牛也放开了。
“不瞒你们说啊,我李二牛也就是遇上了好时候,赶上了这招工,你是不知道当初招工的场面啊,人山人海的,排在后面的人听说都没招上,周主任只招了五万人,还是流民优先,还好咱有赵伯帮忙,插了个队才抢到的这活计!”
“对了,你孙儿不是想进来搬砖吗?咱劝老爷子你啊,尽快!
一定要让您孙子尽快排队,虽然这次周主任要招十万人,可我估摸着应该很快就会被招满,我上工的时候还都听大伙儿说呢,说是要让家里的亲戚都来,有的都已经从北直隶出发朝这儿赶了,专门来做工的!”
老朱:“。
。
。
。
。
。”
“真有这么夸张?”
一旁的蒋瓛有些震惊。
“那咋地,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李二牛眼睛一瞪。
“不说多的,一家人里只要有一口在这工地上打工,那他以后全家的生活就差不了!
就说我家,我家以前过的生活,那叫一个苦啊!
老爹断了腿。
家里四个娃,还有我娘,我媳妇儿,算上我自己总共八张嘴要吃饭啊!”
“一个人种地最多养活五个人,一年的收成除掉上缴给朝廷的税钱之外就剩下十来石的粮食,根本不够八个人吃。
这还是这几年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情况下,但即便这样家里也是没有半点余粮,以往的积蓄更是全都花了个干净,还借了不少外债!”
顿了顿,李二牛叹了口气:“老丈你是不知道啊,我来打工之前还不知道这辈子咋过呢,老爹都准备上山自己了断了,媳妇儿让我卖女儿,大儿子让我卖掉他给弟弟妹妹换口粮,你说咱也算是七尺男儿,怎么就连家都养不活呢?”
“朝廷总说,日子变好了日子变好了,可咱是真没看到啊!
我李二牛应该算是努力了,早上一睁眼,天还没亮就起床种地去了,一直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这一天天死命的干可却连家里人的养不活!”
“都说换了皇帝日子就会好,可老爹说啊,换不换皇帝那是上头的事,和咱没有啥关系,日子还是那样的日子,该交的口粮还是要上缴,该饿死的还是饿死。
这些年不少卖地的,都是活不下去没办法给闹的,我也想卖地被老爹打了一巴掌。
我明白,他是不想我步他们的后尘,地一卖以后就没有地种了,想种地就只能去当佃户。
自己种地都养不活家了,要是在算上几成租田的钱,那这日子真就是没法过啊!”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