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疑惑不解,“朕怎么了?”
“半夜起来读书,全天下都没你这样当爹的。”
刘彻在心里说道。
康熙理所当然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啊。”
“晨个屁!”
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刘彻真不敢相信天下有这么狠心的爹,不禁同情南边那群小萝卜头,“难怪你说你儿子个个都是人才,就这个读法,蠢材都能变成天纵奇才。”
康熙不禁问,“不好吗?”
刘彻噎住了。
康熙笑道,“其实你心里也赞成吧。”
“错!
朕认为非常不妥。”
刘彻严肃道,“你熬夜不睡,把朕招来,就不担心你儿子和你一样?”
康熙张了张口,“……不会的。”
“万一呢?凡事都有个度。
你说朕的谥号是武,朕猜这个武也有穷兵黩武之意吧。”
康熙沉默下来。
刘彻见他像是听进去了,就继续说,“就算他们不会像你一样,可他们那么有出息,你就不担心他们长大后,不安于当一个王爷,合力把太子拽下来?”
康熙不假思索道:“他们不敢!”
“你拿什么保证?”
刘彻看着他问,“朕做梦都不敢想身边的奴才敢假传圣旨,逼据儿起兵。”
康熙的嘴巴动了动,看向刘彻,面露迟疑,“朕的奴才,没你的人大胆。”
“你儿子可不是奴才。”
刘彻还记得他说过,“你四儿子性子倔,朕瞧你大儿子长相气质,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他和太子关系如何?”
康熙脸色骤变。
刘彻见状,忙问:“他俩不对付?”
康熙沉默下来,半晌,点了一下头。
“那你还对他们那么严苛。”
刘彻看向尚书房方向。
康熙想也没想就说:“他们都还小。”
“你这么注重养生,觉得自己能活到多少岁?”
刘彻换个话题。
康熙想一下,“六十岁左右。”
“你今年四十来岁,再过二十年,你那个还没出生的儿子也到了弱冠之年。”
刘彻伸出两根指头,又问,“太子掌不掌兵?”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