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黄开榜的一家-《水蛇腰舞蹈》

13 黄开榜的一家(第1页)

黄开榜不是本地人,他是山东人。

原来是当兵的,开小差下来之后,在本地落住了脚。

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年轻时吹喇叭。

这是一种细长颈子的紫铜喇叭,长五六尺,只能吹一个音:嘟——。

早年间迎亲、出殡都有两种东西,一是长颈喇叭,二是铁铳。

花轿或棺柩前面是吹鼓手,吹鼓手的前面是喇叭。

喇叭起了开路的作用。

黄开榜年轻中气足,一口气可以吹得很长。

这喇叭的声音很不好听,尖锐剌耳。

后来就没有什么人家用了。

铁铳也废了。

太响了。

震得人耳朵疼。

没有人找黄开榜吹喇叭了,他又干了一种新的营生,当“催租的”

有些中小地主,在乡下置了几亩地,租给人种。

这些家业不大的地主,无权无势,有的佃户就欺负他们,租子拖欠不交。

地主找黄开榜去催。

黄开榜去了,大喊大叫,要吃要喝,赖着不走,有时甚至找个枕头睡在人家。

这家叫他啰嗦得受不了啦,就答应哪天交齐。

黄开榜找村里的教书先生或庙里的和尚帮这家立个保单:“立保单人某某所欠某府名下租子若干准于某月日如数交清恐口无凭立此保单是实”

黄开榜拉过佃户的右手,盖了一个手印,喝了一大碗米汤,走人。

地主拿到保单,总得给黄开榜一点酒钱。

黄开榜还有一件拿不到钱,但是他很乐于去干的事,是参加“评理”

两家闹了纠纷,就约了街坊四邻、熟人朋友,到茶馆去评理,请大家说说公道话,分判是非曲直。

评理的结果大都是调停劝解,大事化小,彼此不再记仇。

两家评理,和黄开榜本不相干,谁也没有请他,他自己搬张凳子,一屁股就坐了下来,咋长六七,瞎掺和。

他嗓门很大,说起话来唾沫星子乱喷,谁都离他远远的。

他一面大声说话,一面大口吃包子。

这地方吃茶都要吃包子,评理时尤不能缺。

他一个人能把一笼包子一十六个,全吃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