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王四海的黄昏-《水蛇腰舞蹈》

4 王四海的黄昏(第1页)

北门外有一条承志河。

承志河上有一道承志桥,是南北的通道,每天往来行人很多。

这是座木桥,相当的宽。

这桥的特别处是上面有个顶子,不方不圆而长,形状有点像一个船篷。

桥两边有栏杆,栏杆下有宽可一尺的长板,就形成两排靠背椅。

夏天,常有人坐在上面歇脚、吃瓜;下雨天,躲雨。

人们很喜欢这座桥。

桥南是一片旷地。

据说早先这里是有人家的,后来一把火烧得精光,就再也没有人来盖房子。

这不知是哪一年的事了。

现在只是一片平地,有一点像一个校场。

这就成了放风筝、踢毽子的好地方。

小学生放了学,常到这里来踢皮球。

把几个书包往两边一放,这就是球门。

奔跑叫喊了一气,滚得一身都是土。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回家吃饭啰!”

于是提着书包,紧紧裤子,一窝蜂散去。

这又是各种卖艺人作场的地方。

耍猴的。

猴能爬旗杆,还能串戏——自己打开箱子盖,自己戴帽子、戴胡子。

最好看的是猴子戴了“鬼脸”

——面具,穿一件红袄,帽子上还有两根野鸡毛,骑羊。

老绵羊围着场子飞跑,颈项里挂了一串铜铃,哗铃铃地响。

耍木头人戏的,老是那一出:《王香打虎》。

王香的父亲上山砍柴,被老虎吃了。

王香赶去,把老虎打死,从老虎的肚子里把父亲拉出来。

父亲活了。

父子两人抱在一起——完了。

王香知道父亲被老虎吃了,感情很激动。

那表达的方式却颇为特别:把一个木头脑袋在“台”

口的栏杆上磕碰,碰得笃笃地响,“嘴”

里“呜丢丢,呜丢丢”

地哭诉着。

这大概是所谓“呼天抢地”

吧。

围看的大人和小孩也不知看了多少次《王香打虎》了(王香已经打了八百年的老虎了,——从宋朝算起),但当看到王香那样激烈地磕碰木头脑袋,还是会很有兴趣地哄笑起来。

耍把戏。

铛铛铛……铛铛铛——铛!

铜锣声切住。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