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迪坐在二手电脑前,再次输入她的信息。
她只能看着键盘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因为她就是学不会盲打。
键盘总是让她摸不着头脑。
字母为什么非得散成一团乱麻,而不是按顺序排列?她从脸上撩起一簇金色卷发,卷发落回去遮住眼睛,她只好把它卡在耳后。
网上信用检查是每个月的头等大事。
她的火狐浏览器(免费,谢天谢地)收藏夹里没几个网址,其中有一半是征信所。
另一半是有关如何清偿账务的文章。
不出所料,她的信用评价又下滑了两个点,如今只有514了。
仅仅一年,居然下滑了两百多点。
现在她永远也别想买房了。
或者买车。
八个月前在食品超市的休息室里,她一时心思软弱,向鲍勃——另一名收银员——坦白了她的信用困境,还有讨债公司没完没了打电话,也不肯听她解释。
鲍勃说你反正买不起新房新车,所以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的建议是不接电话。
“说到头,”
他说,“等你已经沉到底了,他们还能把你怎么样呢?”
可是,讨债公司的电话还是不停打来,而且说得很清楚,事情就是会闹得很大。
她相信他们的话。
他们这么咄咄逼人,不可能轻易放过她。
他们辱骂她,拒绝听她的任何解释。
所有文章都说你必须和债主讨论支付细节,说得非常轻松,但电话上的男男女女只会威胁要通知她的父母和祖母,揭穿她欠钱不还是多么无赖。
有一次她必须挂断电话,因为她被骂哭了。
她母亲养大的可不是个无赖女儿。
曼迪不希望母亲认为她属于那种人。
那种人是毁坏经济、害得银行破产的流氓,是认为愿意花多少就可以花多少、永远不需要还债的自由主义者。
曼迪不是那种人。
她只是不小心踏进泥坑而已——这是她母亲的说法:“看那边店里的迈克,他老婆死了以后他就一脚踏进了泥坑。”
关键当然是人们能自己爬出泥坑。
她一直在努力,但有那么多费用要付,利息率突然变得那么高。
不管她怎么做,情况就是一天天坏下去。
她的泥坑成了泥潭,泥潭又变成了让她越陷越深的泥渊。
她坦白后过了一周,鲍勃“送”
她一台电脑当人情。
曼迪知道洛杉矶的男人送你“人情”
是什么意思。
她楼下有个叫薇科的邻居,帮她拾掇了一下电脑,最后说它可以上网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