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阁欢迎您!
会员书架
按键盘左下 Ctrl + D 收藏本站
  • 背景:

  • 字体:

    -

    18

    +
起笔阁 > 都市小说 > 异闻录 > 第 24 章 医术

起笔阁www.qibige.com

修行不外乎五术,山医命相卜。而前面讲了那么多关于命理术法这类的,也都没怎么讲医术,这一篇章好好讲一下医术,给大家讲一些关于真正的中医的东西,很多朋友对现代医学认识的最多的就是,西医,中医,但其实还有道医,巫医。只是比较少见而已,因为传承也越来越少。中医也不是单单就是吃中药,有很多手段,比如针灸艾灸火罐推拿穴位等等一系列,而关于中医这方面,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倪海厦先生,他不是传统中医里医术最顶尖的大师,但是绝对算传播中医传承文化里很有名气和本事的人。中医在他的推崇下,让更多的人有了一个认识。他所著的《人纪》《天纪》都是对传统文化的阐述,(《地纪》未完成)倪师就仙逝了,这个有些遗憾,天妒英才。倪师是一个五术俱全的人,也被称为中医鬼才,很聪明,也很厉害。他写的书我也都看了,确实很有见地。而且现在有好多人跟着倪师的教材自学一些医术,和卜术。倪师就非常推崇中医,在海外甚至影响力特别强。在西方医学盛行的本地,将中医推到了新的高度。那为什么可以做到?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中医有用,而且很神奇。但为什么如此神奇的中医在我们作为发源地的本土却逐渐平庸化,抛开西方医学的打压不谈。根本原因是很多中医的东西都失传了,断代了。产生了文化断层。这种文化断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现在大家一提起中医,第一反应就是,“慢”!见效特别慢,一喝中药就要喝好久,还要各种忌口,觉得费时又费力。但其实我要跟大家讲,这不是全部的真正中医。而具体讲之前,我跟大家说,中医传承不好的本身原因就是其哲学哲理性,所以受到很多打压。比如中医也需要懂一些易学,最基本的人体,阴阳二气,正邪直之说,还有五脏对应五行等。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质疑和压迫。导致逐渐丢失。现在大众化的中医,也很多完全不懂真正的精髓之处。

先跟大家说什么是中医,中医学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具备整体观念的特色,它就不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医学,具备了整体观念若是还不具备动态的性质,那么,这种理论也就还没有完全把握到中医学的真谛。“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色,但现有的中医学,除了《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几乎还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能全方位的突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脏腑的阴阳气化规律、沟通与天地阴阳气化规律联系,又能揭示疾病的证侯规律的理论体系。比如说中医学有从整体观念角度形成的“正气与邪气是构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说这应该是中医确定病名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其几乎丧失了阴阳五行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与价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与“证因”的区别与联系,意识到“病”和“证”是构成疾病的基本要素,而是把“病因”与“证因”混为一谈,甚至最后连病症这些分别处于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也混淆。然而,阴阳五行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将哲学和医学混为一谈,这使得很多外来学者不能信服,也成为了质疑其科学性者的依据。因为一些古代哲学的不可推崇性,所以中医学也受到影响。但是在有些传统文化保留,发展好的地区,中医仍然受到极大推崇。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中医不慢,只不过你没遇到明医,中医最讲究辩证,“同病不同症”需要经验来分辨,而不是像西医一样套用公式笼统治疗,感冒就感冒药,发烧就退烧药,癌症就开刀。如果你遇到的医生不会辨证那就等于白费了。而我为什么说中医不慢呢,这里就带大家好好认识一下中医,你会发现原来中医不是你了解的那么简单。首先中医不是只有一种,中医从古至今可以分为八种流派。

第一种,伤寒派,伤寒派因张仲景的《伤寒论》而问世。伤寒派是问世最早的流派。张仲景介绍的辨证方法是六经辨证。其中还有明显的药证辨证和方证辨证,以及体质辨证的例子。张仲景的伤寒论对于中医的兴旺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许多历史上的名医都承认他们的医术之提高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伤寒论的研究。可以说不懂伤寒论,难以成名医。伤寒派创派祖师就是张仲景。伤寒派著作有《伤寒杂病论》(古名《金匮玉函经》),后世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派的特点就是,二千年前,地球上的环境远远要比现在冷得多,而且人的保暖措施以及衣着的保暖程度都远不及今天,所以那个年代,在河南及湖南地区以寒为主要病因的疾病占据了所有疾病的大多数。而张仲景则是活跃在河南及湖南的医生,他根据当时的气候及地域特点,认为应当以温热药来治疗当时多见的寒性疾病,所以提出很多重要理论,用药讲究“当以温药和之”。

他在中医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和日本都把他称为“医圣”,他的著作被称为“方书之祖”,他的镇派之宝桂枝汤被称为“祖方”,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是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中的两部。

第二是脾胃派,该派由李东垣创立。也被称作补土派。李东恒创立《脾胃论》学说,认为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虚则百病丛生,主张疾病由补脾胃,从脾胃着手论治。

第三是滋阴派,由朱丹溪创立。该派治疗以滋阴为主。他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观点,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万物疗法提示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是寒凉派,由刘完素(刘河间)为主。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研究五运六气,为“寒凉派”的创始人。他发挥《内经》理论,提倡火热论,并重视针灸治法,临床施治重视井穴、原穴。并喜用五穴,以火热论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的医家影响很大。他还提倡道家绳疗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

第五是温补派,指由张景岳,薛已主导的温补阴阳的流派。张景岳初创了“温补学说”,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的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的为阳,既失而难复的也是为阳。他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攻邪必先扶正,反对轻率地使用寒凉药和攻伐方药,而以温补为宗。他治疗虚病,也多以补肾为主,极力推崇薛立斋常用的八味丸即肾气丸,《金匮要略》方等。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等炼成蜜丸补火,六味丸补水的办法,认为能独得其妙,并在以上方剂的基础上,化裁出左归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炼成蜜丸和左归饮、右归饮等名方,以作治疗命门(肾)元阴和无阳衰微的主方。温补派创派祖师为李东垣,善温补脾胃,张景岳善温补命门。

温补派著作有李东垣的《脾胃论》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温补派特点:二人虽同是温补派开派祖师,但二人根据自已对于《黄帝内经》等知识的把握和临床经验的侧重,而一个专攻于脾胃的阳气的温煦,一个专门在意命门之火旺盛。派中的观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全是阳气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体温相差个十几度,就是这么点儿的温度差,一个生命就此结束,可见阳气温煦我们身体的重要作用。小孩子阳气旺盛,所以总是上窜下跳的不老实,所以会长个子,长到一定时期,就可以繁殖下一代,而逐渐的阳气衰退后,人也就变的老了,所以阳气少的老年人是不爱动的,同时也因为阳气的减少而怕冷起来。温补派就是始终强调着阳气的极端重要性,不管从诊断疾病还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或药材,都一般偏向于使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来补益人体,临床效果较好。尤其是张景岳,把兵法和阵法融入到中医对付疾病的方法内,颇具深意,值得细玩。

第六为温病学派,以叶天士为代表,该派用药多以寒凉轻灵为特点,崇尚阴柔,恣用寒凉,治病喜欢补而害怕攻下,喜轻避重,讲究平和。用药大都是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丝瓜络,豆豉,薄荷等所谓清灵之药。伪麻黄,附子,大黄,干姜,硫磺等如畏虎。该派对现代中医的影响极深!温病派创派祖师:刘完素。温病派著作:《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瘟疫论》等。温病派特点:自打祖师开派以来,强调人的各种疾病,和“火”沾边的占多数,比如情绪会转变为火,季节的气候不合时宜会转变为火,饮食辛辣肥腻甜食过多都会转变为火,而且认为一般的病的转归转为火的居多,且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所以人体就像干柴,容易收到火热的侵害,用药讲究以寒凉药物为主,并且注意维护人体的阴气和阴血,从而起到防止火热性疾病发生的目的。诊断上非常重视舌象,并可以从舌像上观察出人体内阴液的充盈匮乏程度,以及火热的充斥程度和对人造成的损害程度,这一点不同于伤寒派“重视脉象而忽略舌像的诊断方法”。

第七为火神派,火功开锁疗法提示该派脱胎于伤寒派,但更主张补阳为先。所以该流派也叫作温阳派和扶阳派。代表人物是郑钦安。后人有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等。现在山西的李可老先生也属于这一派。倪海厦先生也属于该派系人物,该派辨证特重阴和阳。用药特点是用大量的附子,干姜,肉桂,麻黄等等

第八为攻邪派,攻邪派创派祖师,张从正。攻邪派著作:《儒门事亲》,不过也有说法称该书并非张从正本人所写,而是其弟子等人编写,这就无从考证了。攻邪派特点就是无论是看病还是用药都很邪,熟知中医的人都知道张子和的诊断和各种治法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很中规中矩的黄帝法,但是作为老百姓以及一般水平的庸医们,往往就不能理解张子和的相对高深的功夫了。所以感觉起来他有些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老邪,凡事不合世理,不按章法,不循常规。估计张老先生自已也感觉到了自已的邪性,所以名字里的“从正”二字恐怕也含有“改邪从正”的意味吧。哈哈,张氏强调凡病都是因为邪气入侵身体所导致的,所以强调治病一定要先驱除外邪,邪去后正气自然平安,即“攘外必先安内”,外不攘,内必不安,也和中国拳术名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道理暗合。张氏擅长使用汗法、吐法、下法治疗病人,效果非常理想,但是由于这三种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或多或少的让病人不愿接受,所以相对来讲,如果大病、重病、怪病、疾病、难病,患者相对不愿接受。

而总的来说也可以总结成经方派和温病派两个大的主流,现在温病派对现代中医学影响特别深,而且很多人学的也都不精。去医院一开中药,给你搞个20-30味,回去吃吧,吃不好你也吃不坏你,是不用担责任。一吃让你最低半个月一个月起。然后还死贵死贵的。像真正厉害的中医,讲究辩证。经方派厉害的给你下药进来,最多几味,药简力专,主打就是霸道,几乎药到病除。就吃一次,最多两三次。说中药慢的那些都是庸医,虽然现在中药都是人工培育的,野生的很少了,药效可能有降低,但是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懂,就拿生附子来说,生附子有大毒,他们就知道只有毒性,不知晓其药性。在一些厉害的经方派中医师手上生附子都用来跟阎王爷抢人。各位说中药还慢吗?中医还不行吗?癌症开刀的活得久还是中药治疗的活得久?中医很博大精深,只是现在传承的不好,我看过一个老教授讲座,说他去中医大学里面讲课,发现现在的中医大学的学生都不知道在学什么东西,生附子都完全不懂的,他们说生附子有大毒,不能用,各位,张仲景是最会用生附子的,也留下很多方子,这就等于说医圣张仲景是神经病是吧?一边夸医圣,一边说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是特别好的医书经典,跟着学习,一边说生附子不能用,这不是自已打自已脸吗?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学识的人也能当老师给学生讲课,所以各位就知道我们现在中医为什么这样了。。。只能说不明其理,生附子非常霸道,厉害,而且像一些疑难重症,见效很快很快的。诸如此等。。。所以现在的中医,让大家感觉大部分就是慢,服用慢,见效慢。然后花费还高。真正厉害的老中医也不是没有,只不过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技术手艺的失传,可能慢慢很多东西越来就越少见了,毕竟你没有行医资格证,谁让你行医呢,是吧?比如让一些行医几十年的老中医去考行医资格证,看一堆化学符号,他能懂就怪了。。。。。如果作为学医的你,看到这本书我这么讲,不要生气。因为也不是我自已在讲,很多高人都讲过了,比如倪海厦先生,或者道教全真派的高道,张至顺师爷等等,他们也都讲过,以前我们认为的这些“中医名师”都是靠自已努力和认知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听别人说,而学好中医的基础也要有一些易学基础,没有熟读过黄帝内经,肯定看不懂伤寒论或者金匮要略,没法真正通的。看不懂就说中医不行,能发展起来就怪了。。。这里再给大家普及一个名师,陈士铎,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朝天启年间,卒于清朝康熙年间。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余卒。

学医有句话叫“学医不识陈士铎读尽医经也枉然”陈士铎写出了黄帝外经,而他的经历也算传奇,据说黄帝外经是上古的岐伯借他的手写出来的。而且他说是经“吕洞宾”介绍的,所以就很神奇了,因为本身也不是一个朝代的人。这里就不过多介绍。反正也无从考证,但是陈士铎在:《辩证冰鉴》中记述消渴症(也就是现在的糖尿病)“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为当代学者发现谷物保护下的血糖曲线提供了文献支持。这是中国古代记述碳水化合物对胰岛功能保护意义的临床经验记载。美国糖尿病协会主张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也证实了陈氏记载的准确。陈师著过一本《辨证录》对医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记录和病症如何用药,没有一大堆药,也没有让你吃很久,谓之“一剂知,二剂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过记载,中医开方子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良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中医开方子看病,有一剂就能起效,二剂即可见效的作用。真正的中医是需要辨证,那么这个辨证也是最难的,大家看过这本辨证录就懂真正的中医多么神奇了。中医传承与发展。。。越来越任重道远了。

《异闻录》第 24 章 医术(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