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脸无奈地叹着气,“你们啊,真让我没办法!”
她的语气充满了无可奈何,但眼中却透露出一丝宠溺。
我和父亲赶紧站在一旁陪着笑脸,点头哈腰,不敢有丝毫怠慢。
母亲看着我们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哦,夫人,母亲您真是太仁慈了!”
我们心中暗自庆幸,连忙感激地说道。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母亲打量着我们,皱起眉头说:“天都这么黑了,你们赶紧去洗漱一下吧。
看看你们这一身灰尘,下午到底跑到哪里疯去了?”
听到母亲的松口,我和父亲如释重负,撒腿就跑,仿佛身后有恶犬追赶一般。
生怕稍慢一步,又会被母亲抓住训斥一番。
当我们回到房间,关上房门后,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秋蝉见状,赶忙给我倒了一杯热茶。
我接过茶杯,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
稍微缓了一会儿,我向冬雪挥了挥手,示意她将下午他们写的册子拿过来。
我要仔细查看一下。
冬雪将册子拿了过来之后,又点上了两根蜡烛,并取来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昏黄的烛火摇曳着,照亮了整个房间。
在这个时代,墨水和纸张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源,因此村民们所记录的信息自然会有些简略。
然而,尽管如此,这些记录仍然相对完整!
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个人的姓名、性别以及是否具备特殊技能或专长。
此外,还注明了他们过去从事的职业。
通过这些详实的资料,可以更精准地为他们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这三个村落各自以一个大姓为主,分别是李家村、赵家庄子和王家村。
如此划分,也是为了方便辨别。
原本,它们并不在同一处,而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河西村、靠山村和河南村。
其中,距离此地最远的当属靠山村,与渔阳城相隔了整整两个县城。
这些人居然全部都是从丹阳郡的北部而来!
那个地方可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啊!
我仔细地琢磨了一番,如果再算上这些人的话,那么除去妇女、儿童以及老人们,我手头上能够调用的劳动力大概有两千左右吧。
然而,针对他们这一群人,总不能放任他们在此期间白吃白住吧?
正巧赶上春耕时节,可以安排他们之中较为年轻力壮的劳力前去协助,毕竟荒地多得是,如此一来既能减轻庄民们的负担,同时开垦出的土地还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保障。
要明白,像他们这样被迫背井离乡、远离自已村庄之人,即便我们此刻伸出援手相助,但最终等待他们的结局恐怕依旧会十分凄惨。
与其直接施舍食物给他们,倒不如教授他们谋生之法更为有效。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