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刘协大破黄巾军-《刘协召唤武将的》

第29章 刘协大破黄巾军(第1页)

刘协在成功攻占了青州的部分郡县后,他所统治的百姓数量已达两百万人之多。

而且平原郡作为一个大郡,其人口规模与渤海郡不相上下,都是接近八十万人口,全部人口相加接近三百万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供养十万大军是绰绰有余。

于是,刘协果断下令再招募五万士兵。

这样一来,加上原有的三万多人、从黄巾军精选出的两万军力以及平原郡的一万多人,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十一万。

对于这十一万大军的部署,刘协也有着精心的规划:平原郡驻守三万兵马,渤海郡安置两万,济南国派遣一万,而前线则分两路各派两万,自已则亲自统领一万步骑留守以应万变。

经过短短半个月的休整,刘协便率领麾下精锐的骑兵部队火速奔赴前线。

此时,前方的两支军队早已提前推进了五十里。

青州黄巾军原先占领的济南国、乐安国和齐国等三个郡县。

就在刘协身在洛阳之际,王猛更是率领着张辽和卢俊义这支奇兵突袭了位于乐安北部的千乘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黄巾军听闻此讯后,如临大敌般紧急集结起一支庞大无比、浩浩荡荡的十万雄师,气势汹汹地朝着王猛等部杀奔而来,但众人一没有准备攻城器械,二来战力参差不齐,其中还有许多老弱妇孺。

自然是打不过刘协军,最终未能取得任何战果。

不仅如此,反而被张辽与卢俊义二人统率区区一千精锐铁骑趁夜奇袭其营地,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经此一战,黄巾军伤亡惨重,损失不计其数。

眼见大势已去,无力再战的黄巾军只得选择仓皇败退,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撤军途中再次遭遇重创,反倒是让王猛军队趁机攻占了乐安郡的治所临济。

紧接着,王猛当机立断下达军令:全军兵分两路!

其中一路由张辽统领一万精兵强将作为先锋部队,率先攻克位于济南国济水以北地区的众多城池;另一路由自已率领在临济城防守。

并且从渤海郡调来官员负责巩固占领区域并维持治安秩序。

刘协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每到一处便迅速贯彻落实刘协所制定的税收政策,深得当地百姓民心。

面对如此仁义之师,黄巾军束手无策、连战连败,无奈之下唯有节节败退,逐步向东转移。

而在此期间,随着刘协军政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前来归降的黄巾军数量亦呈现出与日俱增之势。

起初,这些黄巾军对于刘协军颁布实施的政策半信半疑,但当王猛亲自下令将部分被俘获的黄巾军成员无条件释放,并赏赐给他们肥沃的土地以及协助建造居所时,这些人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世间竟当真存在如此宽厚仁慈且一心为民着想的好官。

于是乎,众人对刘协军愈发拥护与支持起来。

得到好处的黄巾军喜出望外,纷纷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已的亲朋好友们。

于是乎,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一传十,十传百。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军的人数却越来越少。

面对如此局势,黄巾首领又怎会轻易放弃自已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呢?无奈之下,他只能强行裹挟着众多部众撤退。

刘协军队则稳扎稳打、步步紧逼,逐渐将黄巾军逼到只剩下不到几县地盘的境地。

就在刘协亲自率领精锐骑兵火速赶往前线支援之际,一封来自孔融的紧急求救信送达刘协手中。

原来,在刘协大军的强大压力下,黄巾军首领管亥走投无路,决心破釜沉舟,带领仅剩的十五万黄巾军对北海国的治所——剧县发动猛攻。

管亥率先派出五万精兵前往剧县城外挑衅,并扬言:““吾知晓北海粮广,可借我五万担粮食,即可退兵!”

孔融闻言勃然大怒,当即命令麾下大将宗宝出城迎战。

可惜双方实力悬殊,不出几个回合,宗宝便惨死于管亥刀下。

孔融军队顿时乱作一团,惊慌失措地逃回城内据守。

管亥见状趁机下令,让部下全面包围剧县,企图困死城中守军。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