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只有两个女儿,和我结婚的,是他的次女。
到了五十岁,他与妻子商议,从本县河北一贫家,购置一妾,用洋三百元。
当领取时,由长工用粪筐背着银元,上覆柴草,岳父在后面跟着。
到了女家,其父当场点数银元,并一一当当敲击,以视有无假洋。
数毕,将女儿领出,毫无悲痛之意。
岳父恨其无情,从此不许此妾归省。
有人传言,当初相看时,所见者为其姐,身高漂亮,此女则瘦小干枯,貌亦不扬。
村人都说:岳父失去眼窝,上了媒人的当。
婚后,人很能干,不久即得一子,取名大根,大做满月,全家欢庆。
第二胎,为一女孩,产时值夜晚,仓促间,岳父被墙角一斧伤了手掌,染破伤风,遂致不起。
不久妾亦猝死,祸起突然,家亦中落。
只留岳母带领两个孩子,我妻回忆:每当寒冬夜晚,岳母一手持灯,两个小孩拉着她的衣襟,像扑灯蛾似的,在那空荡荡的大屋子出出进进,实在悲惨。
大根稍大以后,就常在我家。
那时,正是抗日时期,他们家离据点近,每天黎明,这个七八岁的孩子,牵着他喂养的一只山羊,就从他们村里出来到我们村,黄昏时再回去。
那时我在外面抗日,每逢逃难,我的老父带着一家老小,再加上大根和他那只山羊,慌慌张张,往河北一带逃去。
在路上遇到本村一个卖烧饼果子的,父亲总是说:“把你那柜子给我,我都要了!”
这样既可保证一家人不致挨饿,又可以作为掩护。
平时,大根跟着我家长工学些农活。
十几岁上,他就努筋拔力,耕种他家剩下的那几亩土地了。
岳母早早给他娶了一个比他大几岁,很漂亮又很能干的媳妇,来帮他过日子。
不久,岳母也就去世了。
小小年纪,十几年间,经历了三次大丧事。
大根很像他父亲,虽然没念什么书,却聪明有计算,能说,乐于给人帮忙和排解纠纷,在村里人缘很好。
土改时,有人想算他家的旧账,但事实上已经很穷,也就过去了。
他在村里,先参加了村剧团,演《小女婿》中的田喜,他本人倒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女婿。
二十岁时,他已经有两个儿子,加上他妹妹,五口之家,实在够他巴结的。
他先和人家合伙,在集市上卖饺子,得利有限。
那些年,赌风很盛,他自己倒不赌,因为他精明,手头利索,有人请他代替推牌九,叫做枪手。
有一次在我们村里推,他弄鬼,被人家看出来,几乎下不来台,念他是这村的亲戚,放他走了。
随之,在这一行,他也就吃不开了。
他好像还贩卖过私货,因为有一年,他到我家,问他二姐有没有过去留下的珍珠,他二姐说没有。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