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别走,我回去问一下我们老爷,老爷之前说想买一些山捻子的。”
过了一刻钟,年轻姑娘回来了,后面跟着一个穿着华服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个拿着箩筐的小伙。
“老爷,就是这里。”
那姑娘站在李小薇家的菜摊前说。
“嗯,好,原以为今年世道乱,没有人会摘山捻子来卖了,没有想到今天让我遇到了,大嫂子,这些我全要了,竹笋也要了,正想晒些笋干。”
何秀芳高兴过头,不知道要做什么,一会要找称,一会要要帮忙装东西到人家箩筐里。
唐明和那小伙快手快脚的称好重,竹笋就不称重了,五文钱一根,一共十五根,得七十五文。
由于那老爷高兴,山捻子给了李小薇五文钱一斤,有六十斤,得了三百文。
“这位老爷,小女子有些好奇,您要这么多山捻子做什么?”
“哎呀,小姑娘,因为我夫人喜欢喝山捻子酒,这山捻子我是用来泡酒的。”
有钱人家就是不一样。
李小薇:“看来这位老爷夫妻情深,令人羡慕。”
“哎呀,看这小姑娘说的,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穿华服的老爷笑着离开了。
东西卖完了,身心都松快下来,也没有什么要买的,几人收拾回村。
李大娃要把一半的摊位费给李小薇。
“刚才你们也看见了,我家山捻子可是卖了好价钱的,你就别和我争抢了,哪天你家卖得比我钱多,我是不会和你抢着付摊位费的。”
李小薇实话实说。
“那行,那我就厚脸皮点,谢谢小薇妹子了。”
李大娃说,谁叫自家没人家有想法,赚的钱没人家多呢?
回去的路上,有一段长长的上坡路,一般李小薇她们会上坡路的中途休息,那里有一棵大松树,树下放置有几块大石头,可供人坐。
今天李小薇一行到达大松树下时也把肩上的担子放下来,停下来喝口水。
李小薇拿出来煮熟的鸡蛋,给何秀芳两只,给大娃兄妹一人一只,她和唐明一人一只。
李大娃想推辞,想了想没有开口,谢过李小薇,接过两只鸡蛋。
李大娃知道依李小薇的性子,她可不能做出来让他们兄妹看着她一家三人吃东西的事情。
吃完鸡蛋,喝几口水,几人继续赶路,同样远的路,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回程要快一些,又走过了几座山,很快就在山脚下远远看见李家村所在的山头了。
回到家,李小薇给钱唐明,让他去曹家村把钱还给曹木匠。
地里的花生可以拔,番薯也要挖。
挖了番薯后,还可以再种。
另外黄豆小豆子也要收。
李小薇家除了番薯多一点,其他的都不多,半天就把那些都收回家,晾晒在篾板上面。
村里的人家,到收花生放时候多会煮一次花生吃,解解馋。
何秀芳也煮了一半锅,放盐,放几张紫苏叶一起煲,晚上吃完饭后当零嘴吃。
这就当是收花生的惊喜了,可以吃一次煮花生来解馋。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