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阁www.qibige.com
神曰:“然。”禹即整衣随行,一路见峰岩挺拔,林壑幽丽,有巨石如坛场。有狮子抱关,天马启涂,毒龙电兽,八威备轩,森然侍从,不可名识。
顾盼之际,其拥卫之辈,或化峙石,或变清流,或倏然飞腾,散为轻云,泊然而上,骤为风雨,或现游龙,或为翔鸟,千态万状,不可亲近。
禹疑其狡狯非真,问诸神将,答曰:“天地之本者,道也。运道之用者,圣也。圣之品次,真人仙人也。
其有禀气成真,不修而得道者,木公金母是也。盖二气之祖宗,阴阳之原本,仙真之王宰,造化之元光。
夫人为金母之女,太真之妹,西华少阴之气也。
昔师三元道君,受《上清宝经》于紫清阙下,得受是职。主领教童真之士,能回风混合,万景飞化之道。
其气弥纶天地,经营万物,大包造化,细入毫发,在人为人,在物为物。隐现变化,是其常也。岂止于云雨龙鹤,飞鸿腾凤哉!”伯禹然之。
往请崇之巅,见夫人上坐,乃拜而谢。夫人忙起身扶起,设宴于琼台之上。
伯禹稽首问道,夫人逊坐,语以妙道,称禹曰圣匠,命侍女开丹玉之笈,授以《上真内经》、金珰玉佩之文,曰:“天宝其玄,地宝其物,人养其气,所以全也。圣匠得此,将久视存身,与天地等也。”禹拜受,谢宴告辞。夫人仍命神将送回。
转眼忽失所在,禹于路问曰:“闻古止有五丁,而何有六?”
答曰:“童律为西方至刚之神,故招之以配丁甲之数,专助正人。陆策虎豹,水制蛟龙。断馘干邪,检驭群凶。凡为民害者,悉能诛灭也。”禹肃然起敬。
还至山下卧所,亲侍无一知之。密藏所授之物。
次日,忽现黄牛九头,在前导水。禹令五丁兴工,崖崩如雷。上自明月峡,及夷陵,至空舲乃止。三峡共七百余里,顷刻疏通。至今黄牛峡壁岸,犹有遗影不灭。故人皆称神禹。
由是上合九江之水,下趋大海,导出江东之别支,为沱水,入江引涔水入汉为潜水。
伯禹导水至洞庭、青草二湖之东,曰天岳,周五百里。石崖壁立,中产草药百余种,禹命采而作食。复凿篆文于石壁记其事。沱、潜既通,云、梦二泽之水少去。其地渐可耕治,弃即教民树艺五谷。其土田为下中,赋可上下。
癸巳七十八岁,契奉帝命,赉琴、剑至。伯禹拜受。知契明于礼乐,亦留工所,随处施教,使民敦伦有叙。
伯禹复入涔汉,将逾洛水之汭。有大龟出水探望,舟近也不惊动,奇而取之。长尺有二寸,负文于背,有数自一至九,与众端详良久,皆不之晓。弃曰:“予劝农于云、梦之间,闻有鬼臾区者,黄帝时人。精通术数,熟谙玄机,往问必得其理。”
禹召土人引至清溪,留剑自佩,亲执琴为贽,步入洞口,鬼臾区正席地布沙为图。童报客至,即模糊沙图,延入相见。
禹道来由,捧龟求教。区曰:“此龟出自九江,数合五行,背负之文,乃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惟五居中。中者土,火之子,金之母,寄于坤也。”伯禹恍然大悟,不暇留连,辞别而出。谓天锡灵龟,纳之于朝。
遂北渡洛水,至于南河。西南荆山,北距河水。限豫州之界,先导伊、洛、涧、瀍,合流入于河。次导荥、波二泽及荷泽、孟诸之水。田为中上,赋则上中,间有第一。
浮洛直达河表,东距华山之阳,西据黑水之北,乃梁州之界。地多高山,颇为易治。
深入蛮獠之地,一山横亘于前,壅塞水势。禹命凿之,用功甚多,因名多功山。岷山江水所出,嶓塚汉水所出,连绵二千余里。军士山行乏食,禹命采山石以充饥。
众疑而问,禹曰:“昔太乙氏有余粮石,本一种也。何怪焉?”因取而煅末,果可食。岷、嶓二山皆可树艺。
禹至岷山之北,仿佛见一人身披绛绣,长丈余,白面胡髯而鱼身。自称玄夷神使,捧黑玉书一方,谓曰:“水精至圣命授子以山海河图之经,告汝功业后至委宛,并玉印一齐缴还。”言讫,舞而入水,有黄鱼双跃后随。
禹视其赤文莫识,未几见两神女立于泉上,俄而不见。乃旅祭蔡、蒙二山之神。蒙山有五峰,前一峰最高,曰上清。禹闻有玉晨真人居之,设醴遥祭,上降甘露于地。其田下上,其赋八等九等。
更治西倾山,因桓水而转,直底绩于和夷之地。再浮于潜,逾汉上之沔之,入于渭。
乱流而渡于冀之西河,此水西据黑水,东距龙门,在冀州北,相接昆仑之墟。西北一隅,为雍州地境,众水东流,独导弱水西流。
至于合黎山右,治汭与泾,北流属于渭。理漆沮之水,南从渭流。理沣水同入于渭,而达于河。
西至荆山,更西至岐山。禹喟然曰:“赖祖宗神灵,获治至此!”时因洪水,祭祀久废,乃办牲醴旅祭,言治水功毕而告成也。
回顾终南、敦物二山,与鸟鼠同穴之山相望。从渭水至西北猪野之泽,凡原隰高下,咸底绩焉。
直陟鸟鼠西南,是三危境。度其脉络,与岐山连。时三苗之子聚族居此,闻伯禹导水至,乃率众来迎。禹知其贤,令为西裔之长。雍州田最上上,赋只中下。
其昆仑析支渠搜,皆西域之戎,荒服之外,流沙之内。咸就次第之美,河水发源于昆仑之南,自地涌出百馀泓。履高瞰之,若列星,故名星宿海。其色黄而浊,千年一清,应生圣人之大端,名曰黄河。东北流之积石山,始入中国。又东北流经沙漠,析而南流,入冀州之西,故云西河。横过豫州,直抵泰岱入海。
伯禹凿通河水处,广八十步。循小积石山,浮河东北而下,历灵胜之北,始顺流南行,至于龙门西河。伯禹凿之得通焉。又南至潼谷,渭水从西来,注齐会于渭汭。
自戊子春始,至乙未冬功成,禹八年于外,腓无胈,胫无毛。荒度九州,劳身焦思。举天下之民,皆得平土而居。
禹抵河津龙门登陆,回平阳。大舜郊迎,禹同弃、契、皋陶、益拜见于卧龙山下。大舜慰劳其功,招五人并车入城,引朝帝尧告绩。赐坐详问,对于治导之次。
帝复问致治之本,禹曰:“当修金、木、水、火、土、谷六府,成赋于中国。封建诸侯,赐之土地姓氏。天子畿内方千里,去王城五百里皆甸服。外五百里为侯服。凡百里为采地,二百里为男邦,三百里为侯服。”
正是:仪式既班,章程始制。
《三教同源与三教合一》第24章 衡岳峰金简呈祥 岷山下玉书告绩(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