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阁www.qibige.com
对于连岳来说,相比《我爱问连岳》的热销,今年更重要的事情是厦门环境保卫战的胜利。对于读者来说,相比连岳捧出的一碗碗情感鸡汤,更看重的是连岳谈时政,直至身体力行,引导民众,共同保卫家园。
但《我爱问连岳》的确在今年创造了一个情感高潮,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今年畅销的书籍之一。因为好看,也因为好看背后的真知灼见。
从作家出版社今年六月推出第一版起,短短四个月内,连续印刷四次,总印量为两万五千册。网络上读者的评论,也推波助澜,《我爱问连岳》高居豆瓣阅读指数榜首。专栏文章结集引发的洛阳纸贵,这倒是很罕见。
谈情感谈到洛阳纸贵
其实,谈情感的文章从不缺乏,讨论情感的专栏,几乎每个媒体都有,情感专栏的文集丛书也比比皆是。仅是情感问答、情感信箱的文集就有很多——但,从没有一本这样热销过,读者的层次也没有这么高过,当然,更没这样引起过热情的关注和讨论。
往远了说,早先《绝对隐私》算是最为热销的一本情感类书籍。那本书在当时引起的轰动,主要在“隐私”二字,那本书是国内在情感、心理、隐私方面,最早突破禁忌的书籍,读者阅读这书,也就是冲着破忌的快感。
此后的十多年来,隐私和情感指导,慢慢成了媒体的一个组成版块。情感信箱更是小资报刊的必备内容。但是,这些年,随着大家见识增长,木子美早已成为往事,谈同性恋都不再前卫,女警察都敢于坦白换偶经验……情感专栏及信箱,往往成了这些报刊的鸡肋,食这无味,弃之——似乎版面上又缺了一块。那些情感指导家们,变得不尴不尬的,站在媒体的边缘。
但连岳的情感信箱,却完全打破了这样的格局。
据我所知,有好几家开设着连岳信箱的媒体,都有一帮读者,是因为要追看连岳的信箱专栏才固定下来的。这从豆瓣上的书评中,也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
他们多半年轻,教育程度不低,未必是真有情感困扰,但对社会、对人生,充满了了解的兴趣。他们追读连岳的信箱,可能会和同好者讨论,有时,也会打开电脑,认真地写一封信给连岳。他们真正在和连岳的信箱互动,他们既参与提问,甚至,针对每一封刊登出来的读者来信,他们心里也拟好了一封封回信,再和连岳的回答参照。
这对于一般的“情感信箱”也是难以想象的。
我知道很多杂志的情感问答,要么是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代劳,由他们装作读者,写一段“情感疑惑”,要求解答;甚至是作者自己,一人分饰二角,自问自答。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读者觉得没有什么好问的。当今的世界,谁没有疑惑,或者说,谁又有疑惑?
没有读者提问,情感信箱又得开设下去,所以,编辑或作者才会出此下策,自己冒充读者,说些傻话,让作者来当聪明人。
这样的情感信箱,自然是无法吸引人,而且还陷入恶性循环,越来越弱智,以为在愚弄读者,其实读者心里都如雪亮,不会把这些当真。
正因如此,也有媒体以外的人,不明其中蹊跷,问我:“连岳的那些来信,是编辑自己编的吧?素质很高,文笔又好。”
我告诉她:“正是因为那是真正的读者写的,才能如此生动。素质高,是因为能读懂连岳的人,素质就不会低。文笔好,是因为真正吐露心声,又有和连岳交锋之感,才会以手写心,自然就是最好的文笔。”
连岳这把牛刀
很多作家都不肯写情感专栏,更不用说情感信箱。大家不肯在这上面用力,觉得太小儿科,觉得是用牛刀杀鸡,既不能针砭时弊,又不能建构新世界。但连岳,国内最好最知名的时评家,却开设情感信箱,一写好几年,写出无数连岳信箱粉丝,写出洋洋几十万字,以至于厚达347页的《我爱问连岳》也只能装下头三年的文字。连岳这把牛刀,不仅能做杀鸡这种小活,还可以做雕玉刻钻的细活。
因为,连岳并未把这些专栏,仅仅当成情感信箱,仅仅只是回答个读者的“合还是分”的问题,在他那里,情感专栏和时评专栏,除了表面的问题各不相同,背后的根基却是一样的。连岳在《我爱问连岳》的一封回信里自己也说过:“可是和他(王小波)一样把自己文章里提倡的自由价值、创作激情、诚实态度实践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人,又有几个?”
连岳是做到了这点的。这也正是他跟一般的写情感文章的人的不同。写情感文章的写手,很多只有对别人叽叽歪歪的教训,云山雾罩的拉扯,绕来绕去地练嘴皮功,意图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其实,倒显出自己的可笑与可怜。但连岳把情感专栏,也写得有如他的时评专栏一样。“所以,所有我宣扬的观点,我自己都能做得到。所有在这些文字上体现出来的好恶,都是我的真实感受。”
敢这样说的作家有几个?
连岳的情感问答,因此,也跟他的其他文章一样,笑怒之后,是他真实的个人,是他的诚实和智慧,是他坚持的理想,和他热爱的自由和正义。
他在回答情感问题的时候,他可能会谈到他最近的所思所想,谈到他在圣经里感受到的质朴道理,也可能会大谈时事。他从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常识出发,谈男女情感,但他哪里只是在谈情感,他谈的全是社会,是世界,是人生。
所以,读《我爱问连岳》的人,倒未必是想研究男女情感,他们其实就是在阅读连岳。
除此之外,连岳的文章机智有趣,深刻尖锐,直截了当,同时又深含悲悯,给人温暖和力量。这些也十分重要。
我的一位女友,跟连岳也是朋友,她有一阵处于情感困顿中,连岳曾帮助过她,她现在说:除了给自己的,她还要多买几本,送给女友,以做她们的疗伤之用。的确,连岳这点也很让人佩服,他洞息一切,还温暖如春,给人安慰。这位女友说,如果世界上多一些这样的男子就好啦。
只有一个连岳
今年年初,连岳在他的一封信箱回信中终于讲到了自己的一件事。他相爱多年的妻子,被诊为绝症,两人相对黯然,连岳忽然体会到,相爱再久都不够,死别就在前头。这篇文章真切动人,读了的人,会忍不住想,要珍惜自己眼前所有。所幸一月之后,发现是医院误诊。这件事之后,我知道连岳是幸福的人,也是幸运的人,但这幸福也来源于他个人的修为,源于他的透彻和明白。
读者也慢慢明白,问连岳,不用再局限于男女之情。他们的问题更宽泛了。大约一年前,有一位年轻的公务员,为生命意义所苦,来信问连岳,他是不是该选择另外的道路。这封信在网上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如果从更长的时间来看这些给连岳的来信,是能读出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青年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面临的抉择,他们的痛苦彷徨不安。连岳的情感信箱,其实也是时评,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评论。
这背后的精神和他的那些疾恶如仇的时评是完全相通的,和他参与厦门反PX运动,也是相通的。这正是知识分子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的知行合一。
在厦门反PX运动中,他在博客中公布关于PX污染的资料,鼓励每一个热爱厦门的人站起来,他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在谈论厦门面临的污染危险,他耐心地告诉“厦门人民怎么办”,厦门反PX最终成功,跟厦门公民意识的觉醒分不开,跟连岳分不开,跟连岳的一篇篇文章也分不开的。
今年和连岳的交流很多,我知道了连岳前不久的一件小事。有个新创媒体,看起来年轻而有理想,连岳对它很抱期望,在那里开设一个名为“公民观察”的专栏,也在博客上热情推荐。后来,那个媒体因为某些原因,忽然堕落了,要拿稿子去敲诈企业。连岳知道了,当即停了专栏,并在博客上发了声明,郑重地撤销了对这个媒体的推荐。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小事。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做如此反应。但连岳就是连岳,他不像很多作者那样,有若干套面具,也有若干套文具。很多知识分子,谈天下是一张脸孔,看得失是另一张脸孔。连岳是始终如一的,谈天下时事的是他,谈男女情感的也是他,反对不顾民意的政府的是他,为中国媒体前路感到悲哀和欢喜的也是他。
这样的一个人,拿出治大国的勇气、智慧和手段,来烹一碗给青年人的心灵鸡汤,这鸡汤当然是又养人又好喝。
《心怀啥意思》我爱问连岳 烹小鲜如治大国(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