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条约上签字,当时中国称之为“画押”
。
画了押的当天,李鸿章登船回国。
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在日本多停留了。
但现在还不能算是卸掉了重担,国内肯定有一场骂他是卖国贼的“大合唱”
正等着他。
他的遇刺,使这种合唱声有所减弱,但不可能指望由此而悄无声息。
在轮船上,李鸿章仍然忙得很。
归国之后必须立刻向皇上汇报,所以要赶快起好草稿。
“我还是不去北京为好。”
李鸿章思忖着,喃喃自语。
“您就称病躲起来。”
儿子李经方说道。
“那你就得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我豁出去了!”
“我也豁出去了!”
李鸿章拿起笔来。
伏维皇上灼知时局,许息战争……
他的船舱里,煤气灯彻夜未熄。
臣昏耋,实无能为。
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
天下幸甚!
……
拂晓时分,他写完了奏折。
4月20日,李鸿章一行抵达天津。
他立刻派伍廷芳和科士达去北京,把那份最重要的条约签字文本投送总理衙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