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午战争电影完整在线观看》

2(第1页)

刘永福是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人,壬午之年满四十五岁,精力充沛。

本名刘义,字渊亭,贫农出身。

当他懂事时,双亲已成流民。

他跟着父母到处流浪,或许连贫农也不如。

他原籍广东省钦州。

《清史稿》中记载他为广西上思人。

上思县自古属广西,距钦州不远。

大概是父母四处流浪,曾一度住在上思,因而人们把他当作上思人。

就刘永福本人来说,原籍是钦州还是上思,无关紧要,反正祖父、曾祖父也都是流民。

有人问他原籍是哪里,他便苦笑一下:“非得说出个地名来吗?”

如果非说个地方不可,他倒想说,是社会的最底层。

这样来说明刘永福的来历,或许更符合事实吧。

父亲精通武术,是儿子的武术启蒙老师。

流浪时期,一家人有时给人家打短工,有时在珠江支流当船工。

使刀舞棍,擅长拳法,这种青年人走上行侠之道是很自然的。

当时,在中国长江以南,盛行名为“天地会”

的秘密结社。

天地会又名三合会、三点会。

它的支派有匕首会、双刀会、哥老会、致公堂、青帮、红帮等。

参加结社的人对外称“天地会”

,对内称“洪门”

关于名称的起源,说法不一。

入会施礼时,高唱“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

,据说“天地会”

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关于天地会的源流,众说纷纭。

一说是同国姓爷郑成功结成一党的反清复明的秘密结社,一说是被清廷镇压而逃亡的少林寺残余的秘密组织。

那个时代的人觉得清政府靠不住,于是,自己想出各种相互扶助的方法和组织。

天地会,与其说是颠覆清政府的秘密结社,不如说它具有更浓厚的相互扶助组织的色彩。

以少数民族而统治中国的清政权,当然害怕人数众多的汉族的团结,甚至对于相互扶助的宗教性团体,也神经过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