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午战争电影完整在线观看》

3(第1页)

多少年后成为历史主宰者的大人物,关于他无名时代的行迹,往往有人造出许多传说来。

“壬午军乱”

时东渡朝鲜的袁世凯,也不例外。

在此国家危急、千钧一发之时,副将吴孝亭竟以“军卒疲惫”

为借口,抗命不前。

马建忠禁不住怒火中烧,要求提督吴长庆撤换他,是很自然的。

——有一个副将,强调军卒晕船,体力耗尽,拒不接受进军命令,要求缓行一日。

提督吴长庆怒不可遏,当场撤掉了他。

由谁接任呢?吴长庆回顾左右,袁世凯就在身边。

于是他命令道:“你去接替!”

从此,袁世凯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传说。

关于“壬午军乱”

时清政府的动态,马建忠留下了比较详尽的日记。

马建忠,江苏丹徒人,别号适可斋,著有《适可斋记言记行》,记述生平言行。

全书记言四卷,记行六卷,计十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石印刊行。

其中壬午日记,记叙翔实,是贵重的史料。

除了时刻之外,还记录了气候、温度。

例如:阴历七月二日(阳历8月15日),丁汝昌舰队尚未到达之前,日本仁礼少将前来答礼,恰值正午,寒暑表指向华氏九十六度。

又如:当日午后四时半,侦探人员归来,备述所见。

可见,马建忠向各地派出了谍报人员,不断搜集着情报。

据马建忠的日记记载,吴孝亭来见,拒绝向水原进发,盛怒而去,时间是阴历七月八日(阳历8月21日)。

翌日,上午八时,吴长庆致函马建忠,有云:“右营(管带为吴孝亭)军卒多患病,兹派后营(管带为张仲明)代之。”

仲明,是张光前的字。

马建忠遂与张光前部进发。

他恨不得一步跨到汉城,命令二百军卒轻装疾进。

从马建忠的日记来看,吴孝亭要求缓行后,接替他的先锋任务的是张光前,而不是袁世凯。

然而,决不可因此而低估袁世凯所完成的业绩。

在总司令吴长庆的一言一行里,体现着袁世凯的意志。

不久,袁世凯便受命指挥一个营的兵力。

从南阳到汉城进军途中的情况,没有记录可查,但可以断定他一定发挥了惊人的军事才能。

日本出兵朝鲜,口实是“壬午军乱”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