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午战争电影完整在线观看》

2(第1页)

关于使中国和日本都兴师动众的朝鲜“壬午之变”

,略说几句。

这个事件被称为“军乱”

,的确是军队起了重要作用。

朝鲜李氏王朝已经现出日薄西山的征兆。

政界的派系斗争无休无止,官吏压榨农民,腐败到了极点。

而派系斗争的幕后,是清廷和日本牵着线。

自明代起,朝鲜奉中国为宗主国,所以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明政府曾派军救援。

明、清交替之际,朝鲜从旁观望,权衡双方的力量,先是向清交出人质,誓约服从,及至清兵攻明,要它出兵时,却又拒不从命。

对此,清廷当然曾严加责问。

清太宗崇德六年(1641年),清军攻打明朝的锦州时,朝鲜派水军五千,供粮食万石,明确地表明了归附清廷的立场。

到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清平定了中原,放还朝鲜人质,并将进贡的数额减掉一半儿,其后也时有减免。

魏源的《圣武记》中有记载:

朝鲜虽为外藩,实同内服。

自康熙以后,国有大饥,则以海运漕粮赈之,国中讨贼,则颁万金以犒有功之将。

对于外藩,清政府采取不过于干涉主义,这种放任政策,使外藩实质上享有独立。

就朝鲜而言,当初毋宁说朝鲜方面更想靠拢清政府,因为遇到灾荒,能得到紧急救济,连功臣的赏赐也给承担了。

可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露了马脚,其软弱无力已是路人皆知。

在朝鲜内部,“投靠清朝绝非上策”

的主张日益增强。

恰恰从这时候起,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有了实力,开始向朝鲜扩张。

日本依据1876年的《江华条约》,在釜山和元山设置了特别居留地。

在居留地里,日本把持了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享有进口免税的特权。

于是,日本商社把大量的外国商品带进朝鲜,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手工业者。

同时,日本商社囤积粮食,使米价成倍上涨,剥削平民。

此外,日本政府还向朝鲜派出军事教官,企图把朝鲜军队日本化。

日本在朝鲜扶植亲日势力是必然的,亲日派自称“开化党”

,多数是不满现状的人。

他们把执政集团称作“事大党”

,加以反对。

而事大党一如既往,大都有依靠中国的思想。

由于日本插手,开化党的势力日见强大,事大党逐渐衰落。

到1881年时,形势急转直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