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兹在莱比锡过得很愉快。
艰苦的生活并未影响她的心情,反而给了她一种奉献的满足感。
她住的那间小屋子照明不足、条件简陋,吃的也很差,据说好的食物都优先给了孩子们。
他们吃饭的时候总在谈论政治问题。
和她一起的是爱伯特太太,是个头发花白的小个子女人,莱比锡—霍恩格伦地区支部的书记,她丈夫是郊区一个大理石采石场的场长。
丽兹觉得这里的生活有点像是在修道院里,或是以色列的集体农场里。
条件艰苦,但精神上很满足。
丽兹以前和姑妈学过一些德语,现在这么快就能用德语交流,连她自己都感到吃惊。
开始的时候,她试着和孩子们说德语,那些孩子笑着帮她练习。
开头几天,他们和她相处不是很自在,把她当成什么大人物,或是什么稀客。
可到了第三天,孩子们就鼓起勇气,问她有没有从“那边”
带巧克力过来。
她没有想到要带巧克力,所以觉得很难为情。
为此,孩子们也不再理睬她了。
晚上还有党的工作要做。
要分发传单,找那些欠交党费和开会迟到的人谈话,还要到区里参加支部书记会议,对“农产品集中分配问题”
之类的论题进行讨论。
还去过郊区一家机械工具厂,出席了“工人政协委员会”
的一次会议。
到了第四天,星期四,他们举行本支部党员会议。
丽兹对这次会议的召开,感到非常高兴,希望有一天她的贝斯沃特党支部也能举行这样的大会。
他们为这天晚上的讨论会起了一个很棒的名字:“二战后的和平共处”
。
他们预计参加人数会创出新纪录。
他们把会议通知发遍了全区,同时确认了这天晚上没有别的会议,以免冲突。
并且这天还不是商店开夜市的日子。
大会只来了七个人。
七个人加上丽兹、支部书记和区里来的一个人。
丽兹虽然摆出一副勇敢面对的表情,心里却是非常的失望。
会议开始时,她一直无法听进发言人的话。
等她平静下来后,发言人用德语说的复杂从句,她又听不懂了。
这和贝斯沃特支部会议很相似,和教会的祈祷晚会也没有什么区别。
她以前经常去教堂。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