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陈峰君教授持所著《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书稿来会面,要我写几句话,我既感且愧,感的原因很明白,老友重逢,焉能不感!
愧的原因也不隐瞒。
我虽然也研究印度问题,对东亚几小龙的兴起也颇感兴趣。
但对政治和经济我确实所知不多,我自认颇有点自知之明,要我对这个问题说几句话,确实说不出什么道道来,焉得不愧!
但是我认识峰君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我们在北大亚非所共同工作过,不说几句话,对不起老友,只好勉为其难,把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写一点出来。
遗憾的是我目前年迈体弱,视力很差,只能靠助手翻读峰君原稿。
我总的感觉:这是一部功深力重之作。
他研究课题的意义是重大的,研究的内容是极为深入的。
论著的立论是极为深刻的,视野也是极为广阔的。
该论著如能问世必将对东方学的研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现代化问题我是一个外行人,但是外行人也有外行人的思考。
虽然不切题,但也不会太离题。
我一向主张,世界文化共有两大体系:东方与西方。
东方的现代化同西方的现代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当然不能百分之百等同于西方化,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离不开西方化。
眼前的西方毕竟是科学技术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
东方大陆,不管有多少大龙多少小龙,其现代化进程都离不开西方的影响。
在这一点上东方几条龙已经获得极大的成功,经济确实腾飞了,将来还会腾飞下去的。
既然同为现代化,当然有其共同问题。
既然有了东西之分,当然必有其不同之处,最大的或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是在基本思维模式的不同:东方综合而西方分析。
研究东方的现代化,不能离开这个基本思维模式。
李政道说:二十世纪是微观的世纪,分析的世纪。
微观必须与宏观相结合,人类文化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个人近几年来的主张与此颇有类似之处。
东西方国家讲现代化不从这里出发,必将事倍功半。
在政治思维方面,东西方也有极大的不同,西方的封建思想残余少,而东方则颇浓重。
印度、日本是这样,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样。
我觉得东方现代化过程就是逐渐克服封建思想的过程,一直到现在还不能说,东方的封建思想的残余已经克服净光。
看来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东方国家长久不能认识这一点,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认识,这将会影响东方现代化的进程。
以上两点纯属管窥蠡测,写出来供峰君以及其他内行里手参考。
是为序。
2000年2月4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