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公公到——”
一声高亢的吆喝,穿过早晨的淡淡白雾,从广袤乡野间的大道上传到白云观门前广场,顿时引起一片骚动。
先前这里已黑鸦鸦落了一大片各色轿子,内中坐的都是身着貂袍的朱衣太监。
他们早早儿来到这里,为的是迎候他们的主子。
听得吆喝,他们都慌忙钻出轿来,伸长脖梗儿朝大路上瞻望。
须臾间,只听得一阵匆促的马蹄,早有二十余骑武弁驰进广场。
他们都头戴圆帽脚蹬白靴,身穿圆领十二颗纽扣直裰,一看打扮就知是东厂的番役。
领头的掌贴刑虽然穿着六品武官命服,但比起地上站着的这些内府貂珰来,身份还是矮了一大截。
但他自恃是东厂的官员,有见官大一级的特殊身份,也不把貂珰们放在眼里,只公事公办地拱了拱手,说了一句:“公公们来得早。”
然后就吩咐手下:“广场上太乱,你们盯着些个。”
话音刚落,一长列气势森严的仪仗已是进了广场。
临近山门,只见瓜斧号旗一刷儿闪开,遮轿的六把大金扇两边一分,亮出一乘八人抬的杏黄围帘大暖轿来。
顿时,广场上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大暖轿。
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内侍走近前打起轿帘,大家伙儿先听到一声轻轻的却颇显威严的咳嗽,为数不少的太监禁不住身子一哆嗦—一这当儿,万历朝的赫赫“内相”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冯保已是躬身出了轿门。
为了今日的出行,冯保在穿戴上似乎用了心思,他并没有穿官服,而是在贴身的水獭皮小袄外,罩了一件上等湖丝制作的丝绵道袍,脚蹬一双羊羔皮的短革幼靴,靴上的圆泡钉全用纯金制作,代替了惯常的黄铜,头上的暖帽用粹白的狐狸皮制成。
这身打扮虽无官气却更显得雍容华贵。
加之他一张保养得很好的白皙的胖脸,举手投足颐指气使,都不得不让人对他敬畏有加。
就在他跨出轿门的这一刹那,众貂珰好像羊见虎鼠见猫一般一起跪下,齐声喊道:
“小的们恭候老公公。”
冯保也不言声,只把手虚抬一下让貂踏们平身,这时,一名站在台阶上的青衣道人朝山门内大喊一声:“奏乐——”
,候了多时的道家乐手立马儿弦索高奏响器齐鸣。
更有十几名小道人次第点燃手中举着的缠满鞭炮的长篙,噼里啪啦炸了个昏天黑地。
震得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个个都捂了耳朵。
在肃穆的大内呆久了,冯保不大习惯这种闹哄哄的欢迎场面。
鞭炮一响,他就站在原地不挪步,待鞭炮炸完乐声停了,他才随着迎候的道长闻天鹤进了山门。
京城四郊,名胜甚多,不可枚举。
单说畿南,旧有三大:乃沧州狮子景州塔,真定府里大菩萨,这是远郊。
近郊的第一大名胜,即是西便门外二里许的这座白云观。
白云观,在道教里头素有“仙都”
之称,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这座道观始建于唐代,名天长观,用来祀奉道教祖师爷老子.此后屡毁屡建屡建屡毁,名气并不大。
真正名闻遐迩是在著名道人丘处机来此掌院之后。
这个丘处机是道教龙门派创始人,被成吉思汗奉为“神仙”
。
元朝初年,在中国影响极大。
他死后,每逢他的生辰正月十九日,京师庶民都会携着香纸爆竹,三牲酒浆到白云观来致祭。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